“华为智能网联汽车”——能再造一个华为吗?
芯片断供后——华为就只能“坐困围城”?
因为“芯片断供”,华为在10月22日亮相的Mate40,将因此成为华为的最后一款高端机。于是乎对华为“悲观”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甚至有知名“专家”建议华为出售“荣耀”业务。
我们且不管这个专家的建议有多么荒谬,但是随着“芯片断供”,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家要知道,目前华为的手机业务早已经不是什么副业了,今年上半年手机业务已经占华为总营收的56%是名副其实的主业。
那么如果华为手机业务萎缩,华为就真只能坐困围城了吗?研报君认为未必见得,因为华为正在布一个大局!
“华为汽车”——虽然不造车,但猛于造车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华为再次惊艳了汽车圈
华为展示了,从硬件到软件,以及整个自动驾驶汽车生态的布局。从自动驾驶方案到激光雷达、从座舱SoC到鸿蒙车载系统、再到七合一电驱系统,甚至是充电模组都有涉及。
很明显,华为除了自己造车外,已经把智能电动车的所有核心部件和子系都拿在自己手中了,尤其是有了鸿蒙OS之后,在汽车系统上的布局,已经是非常非常明显了。
同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今年已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投入超5亿美元,短期不考虑盈利。我们就是看准了传统汽车产业与ICT产业融合的方向、机会和价值才进入这个领域,只要抓得住、做得好,未来获得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华为的智能网联汽车,真的像徐直军说的那样美好吗?潜力真的有那么大?“智能网联汽车”——究竟是画饼还是真事呢?
先看看国家的政策吧
1、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十年将由此正式开启。
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3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为40%,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为70%。
同时国常会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2、其实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提智能网联汽车了。早在今年的2月24日,发改委等11部委就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这个文件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上面国常会的表述综合来分析。这表明国家非常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并且2020年将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的元年。
同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也在近日表示
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开启,百年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洗牌。
其中任泽平认为最大的变局就是——汽车产品属性更加多元,汽车将成为软件定义的智能移动终端。(简单来理解就是,未来的汽车相当于按了4个轮子的大号手机,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智能化和网联化”,合在一起就是——智能网联汽车)
同时国盛证券也表示,“软件造车”的浪潮下,以华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龙头将更多切入汽车市场,行业变革渐行渐近。华为等消费类电子龙头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方面的研发积累深厚,未来预计将加速切入汽车电子,并打破主机厂与传统一级供应商垄断的行业格局,行业变革下,新的机遇有望应运而生。
智能网联汽车的空间有多大?市场空间超万亿!
华西证券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日和中国等主要国家都在出台法规加速推进智能汽车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电动化加速+政策推动+产业链日益成熟,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加 速发展,其中ADAS 规模近千亿元,车联网和无人驾驶等市场规模则超万亿元。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华为智能网联汽车,能再造一个华为吗?你怎么看,你认为能吗,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01
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02
智能物联网汽车产业链分析
华西证券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将步入加速发展阶段,中短期ADAS将会率先落地,长期看好高等级自动驾驶、V2X车联网、围绕出行的服务及应用。
一、ADAS(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包括前车防撞预警FCW、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刹车AEB等多种技术的融合。
ADAS 执行任务由感知、判断、执行三个环节组成,单车智能主要依赖传感器技术(雷达和摄像头)、芯片和算法。
目前行业正处于由L2辅助驾驶向L3以上迈进的阶段,随着政策强制标配叠加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成本下降,ADAS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规模超千亿
ADAS 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在政策强制标配和电动化加速的驱动下,ADAS 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1)ADAS 功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搭载率高于传统燃油车,2018 年中国 ADAS 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比近 70%,而传统燃油车仅占 30%左右;
2)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成本不断下降,ADAS 正由高端向中低端市场渗透。预计 ADAS 市场规模 2020年达 700 亿元,2025 年突破 1500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 ADAS 市场规模增速更快,预计 2020 年 350 亿元,2025 年突破 1000 亿元。
二、车联网提速 规模超万亿
伴随《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正式推出,中国车联网的发展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得到了稳健而全面的政策指引和支撑,超过 30 个示范区正开展规模试验。
另外在 5G全面商用的背景下,华为、Google、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车联网,车联网相关产品逐渐落地,车载 OS 品类丰富,传感器、通讯设备、中控芯片等硬件以及车载信息服务、通信服务、云服务等软件需求形成巨大的增量市场,华西证券预计5G+科技巨头入局驱动车联网发展提速,软件占比提升趋势下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三、无人驾驶商用多点开花,规模超万亿元
无人驾驶在固定场景下的应用更易落地,目前商用无人驾驶营运主要包括:
1)公共道路,主要是高速公路等干线运输重 卡的无人驾驶,2019 年中国重卡保有量超过750万辆,按均价30万元/辆测算,市场 规模超过 2 万亿元;
2)受限制区域,包括港口、矿山、短途无人配送、城市及园区 环卫等,其中预计中国港口无人驾驶卡车规模近 3,000 亿元,矿山无人驾驶卡车市场规模(前装+后装)超 5,000 亿元。
商用场景 1-无人货运卡车:市场空间广阔,巨头纷纷布局
货物运输需求的迅猛增长与司机数量的短缺决定了无人货运卡车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戴姆勒、宝马、沃尔沃、通用、特斯拉、Waymo 等巨头近年来加速布局,比如戴姆勒通过收购美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 Torc Robotics 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并应用于卡车中,沃尔沃发布无驾驶舱的电动卡车 Vera 可用于港口、工厂区和物流巨型中心等,特斯拉发布首款纯电动卡车 Semi 等
商用场景 2-无人矿区车:海外应用广泛,中国亦已商用
无人矿区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矿区的安全事故,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无人矿区车分别于2011 年和 2008 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必和必拓、力拓及 FMG 等矿业巨头陆续投入使用无人矿区车,其中力拓正在运营的车辆数量超过 80 辆,FMG 超过 130 辆。中国徐工集团、北方股份、中国重汽和陕西同力重工等无人矿区车纷纷于 2019 年开始商用,慧拓无限、踏歌智行、易控智驾等技术方案供应商先后获得融资,预计中国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