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战疫”,受安全和钱袋子的影响最大
这是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春节。亿万中国人都心牵着武汉。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前夕突如其来。每天通过新闻,眼中既有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有亲人相隔的悲痛与焦虑,更有一线医护、“逆行者”和志愿者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随着2月3日股市开市,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这场疫情对中国千千万万的行业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上下游产业链很长的汽车业显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分析影响之前,车透君想先提及的是汽车业的担当。疫情爆发后,各大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和经销商等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自发捐赠救灾资金医疗物资。
截至2月1日,汽车行业累计捐款捐物已超过10亿元。其中既有东风、一汽、上汽、北汽、广汽等国企,也有吉利、恒大、宁德时代等民企,更有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福特、通用等跨国品牌,以及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
为了抗击疫情,汽车行业的捐赠总额目前仍在不断上升。
接下来谈谈影响。
其一,工厂停产
受疫情影响,多家车企宣布延长复工时间。
位于重灾区的武汉,聚集了东风汽车、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雷诺等多家车企,据国务院和湖北省要求,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13日。
据车透君了解,华晨宝马的工厂开工时间延长至2月10日;丰田汽在华的四座工厂(天津、成都、长春和广州南沙)开工时间延后至10日以后;本田汽车在广州和武汉的汽车生产暂停至2月9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国产Model 3的生产将推迟一周到一周半的时间;长安福特的工厂开工时间预计延迟至2月10日。吉利、长城、北京现代、沃尔沃、奇瑞等车企也纷纷宣布延长复工时间。
除了整车厂生产规划受到严重影响外,疫情同样影响到了全球零部件供应链。
目前看,2月10日是被提及较多的复工之日。
然而,在一周后能否复工,还将取决于疫情发展与政府规定等因素。
其二,4S店客流
当下,绝大多数人为了躲避疫情选择闭门不出,4S店即使开门,也不能正常迎客。连看车的人都稀少,更别谈什么销量了。
客观分析,4S店要做好几个月因客流骤减而过苦日子的准备。当然啦,这几个月也是最需要整车厂给予关怀政策共克时艰的时候。
据悉,为减轻经销商伙伴的压力,有车企已经率先启动了包括不设2月销售目标、直接为经销商员工发放人员补贴等关怀政策。
4S店的客流逐步恢复,乐观估计也要到2月底或3月初。至于恢复至正常水平,则会更晚。
其三,购车需求
需求决定销量。
这方面,车透君的判断是喜忧参半,短期堪忧,长期微喜。
突发的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远,必定会导致个人和家庭收入减少,因此会有一部分人会放弃购买汽车的大宗消费计划。
然而,此次疫情也会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一部分人的购车决策,因为相比公共交通,私家车在杜绝感染上,毕竟要安全得多。
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等到疫情彻底过去后,新购和增购汽车的意愿或将加大,中国车市也或将迎来一次购车小高峰。
至于换购的需求是否增大,则要看整体经济恢复的情况。
按车型分析,家庭第一辆车也就是入门级车型的需求会加大,适合多人出行的7座车的需求会加大,而电动汽车和豪华车的需求则在短期内或将面临冲击。
这其中蕴含的两个道理很简单,一是安全,二是钱袋子。
其四,媒体洗牌
在疫情冲击下,不难分析,车企们的媒体投放策略和资金规模,都将发生较大变化。
直白点说,预算会进一步减少。这也势必对汽车相关的各种媒体,形成向下“传导”。
所以,自身内容没特色或没影响力的、人力成本负担重的、现金流不充沛的媒体,势必都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当然啦,对于媒体来说,不变的生存法则就是四个字:内容为王。以此为准绳,围绕全新媒体形式进行积极转型的媒体,或将迎来新的机会。
写在最后:
2020年的春节,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役。
仔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安全和钱袋子乃是攸关汽车业的两条主线。
工厂复工、4S店客流回暖、购车意愿增加,都视安全而定;钱袋子既影响购车需求,也影响厂商决策和媒体生存。
这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无论您身处于汽车业的哪个“血管”中,相信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才是战胜疫情的正能量。
车透君最后送上一句话,我们不惊慌,不悲观,不畏惧,不退缩,因为我们是充满自信的汽车人。